七旬老人爬楼十年终圆梦:我们小区装上电梯了
"终于不用再数着台阶过日子了!"站在崭新的电梯前,75岁的张建国老人激动得像个孩子。他所在的朝阳小区3号楼,这座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7层老楼,在历经十年的期盼与等待后,终于迎来了电梯竣工的日子。
【十年爬楼路:一部老人的"健身史"】
张大爷住在顶层7楼,每天至少要上下楼4趟。240级台阶,这个数字他记得比自己的生日还清楚。"刚开始退休那会儿,爬楼就当锻炼身体。"老人回忆道,"后来膝盖得了滑膜炎,每上一层都要歇三回。"最让他揪心的是去年冬天,老伴突发高烧,120急救人员抬着担架上下楼的场景,至今想起都让他后怕。
【一部电梯背后的"邻里长征"】
加装电梯的提议最早在2013年就有人提出,但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。低层住户担心采光受影响,年轻业主觉得分摊费用太高,还有人对施工质量存疑。作为楼长的张大爷挨家挨户跑了不下百趟,组织协调会开了二十多次。最困难时,他自掏腰包请专业机构做了光照模拟分析,还发动子女帮忙设计费用分摊方案。
【政府惠民工程送来"及时雨"】
转机出现在2021年,北京市出台老旧小区改造补贴政策,电梯安装费用政府补贴50%。社区书记李雯告诉记者:"张大爷带着业主联名信跑了6个部门,光申报材料就准备了三大摞。"施工期间,老人每天雷打不动到现场"监工",工人们都笑称他是"编外项目经理"。
【幸福来敲门:老楼里的新生活】
如今,银灰色的电梯成了小区最热闹的地方。早晨送孙子上学的王阿姨,推着轮椅的刘奶奶,拎着菜篮子的老邻居们,都在电梯里唠着家常。物业统计显示,楼里12户70岁以上老人,外出频率平均增加了3倍。张大爷现在最爱做的事,就是带着小孙子坐电梯数楼层:"以前觉得7楼是道坎,现在啊,一眨眼就到喽!"
这部承载着无数期盼的电梯,不仅改变了老人们的出行方式,更升起了老旧小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。正如社区公告栏上新贴的通知所示:2号楼的电梯加装工程,下周就要启动招标了。